标记笔着色练习,从布局设计的角度构图。

前两种训练后,在手绘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配色难度更大。同时,要尽量从版面设计的角度去思考构图,充分利用空间和空白,使元素(图形、字体等)化整为零。)搭配更加和谐,从而强调设计感。

2013年,有一部很棒的电影叫《白日梦想家》。电影中有一个主角骑着滑板的场景,很惊艳。——,在冰岛开阔的道路上看着周围的风景,一路滑到终点。这个《滑板少年》是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。虽然形象和主角完全不同,但更多的是我真实的想法。

《滑板少年》

工具:记号笔专用纸;铅笔、橡皮擦(用于快速打字);针笔(用于钩住)和记号笔(用于着色);白色高亮笔(用于装饰)

练习要点:从布局设计的角度解决构图问题。

练习时间:三个小时

图片:A4

1.草图阶段

首先从草图开始,大致画出人物的动态,然后做一个简单的布局图。首先以居中构图的形式,将人物放置在画面中间,然后用方框在画面四周标出大致的中心位置,再根据中心位置尽可能的设置画面元素的摆放位置。在版本中心的顶部、左下角和右下角,标出放置文字的区域,可以在这里放置电影中的信息,比如小图标、个人签名等元素。图片中出现的一切都可以归纳成布局元素,有规律地排列。这份手稿的绘画过程是用手绘完成人物,而背景中的文字排版是用PS完成的。

然后,首先抛开周围的布局元素,把人物的素描刻画得更深,加上自己的设计思路,完善画面细节。人物的动作基本保持不变,但人物的服装和配饰可以自由选择和搭配。在这里,我选择了半封闭式的头盔(其实就是懒得画头发)、衬衫、七分裤和滑板鞋,配饰只用了连接头盔的软管和钱包。

最后根据前面规划的布局空间,在每个方框的位置逐一绘制文字信息,根据字体大小以不同的节奏进行简单排版。其实字体排版的部分在手绘的实践中并不是特别重要。毕竟后期可以直接用电脑做,效率更高,效果更好。

图片上部最重要的信息是片名,所以占比最大。在标题中,主角的名字根据文字层次放大,其余信息缩小居中。左下角取出电影中台词和配乐的名字作为信息,右侧显示作品完成时间的信息。在这些部分,根据优先级改变字体大小,以更好地强调节奏感。

部分背景,直接用圆圈装饰,这是为了在字符和字体之间形成视觉缓冲。从视觉设计来看,人物细节最多,最醒目(引起感官刺激);文字占用面积小,但有足够的信息供人阅读(信息传递);部分背景不能抢主次关系,只能作为辅助(强调色彩感和设计感)。这样按照版面设计原则处理的画面层次关系清晰,信息传递准确,不会出现元素混淆、喧宾夺主的情况。

2.线稿和重色

线条草稿部分类似于前面的情况。由于后期上色的需要,人物身上的细节适当减少。这样做是为了保持着色区域尽可能完整,以便于用大笔标记。如果需要添加小线条,可以放在最后的调整中,这样可以防止上色的笔画因为过度摩擦而变脏。

从勾线到黑色部分的步骤和上一篇文章一样,就不赘述了。在这里,其实不难看出,文字的位置正好在背景中形成一个方框,而人物正好在这个方框的中间。同时,部分文字被遮挡,与文字形成相对清晰的位置关系。这种封面技术一般广泛应用于杂志封面的排版。看人物的节奏。字体大小从上到下依次为小大小,字体结构也依次为斜体正字法斜体字,视觉上形成明显的节奏变化。虽然使用了相同的字体,但已经有足够的层次关系。

3.上色完稿

在我们确定了重色部分之后,我们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标记来放置背景色。背景颜色可以根据物体的固有颜色来确定,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画面节奏来安排。比如这个例子,画面的色调遵循从上到下从暖到冷再到暖的节奏,暖色和冷色交织在一起强调色彩节奏。

在确定了固有色之后,我们可以利用马克笔相同颜色的叠加,将固有色接近重色的部分稍微加深,这样可以让固有色和重色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。当然,方头的马克笔或多或少会留下笔画的痕迹,所以动作一定要快,在墨水完全干透之前会叠加颜色。颜色叠加的次数越多,颜色就越暗。

最后用针管笔在人物前臂画出装饰图案,为了让画面上下呼应产生节奏感,可以适当在腿部加入一些装饰图案,让整个画面可以和大色块、小细节进行对比。因为角色的动作是站在滑板上,试图找到平衡的动态,所以角色需要使用更粗更稳的字体。选择一个合适的字体,然后在电脑里排版,这张练习纸就完成了。

简单来说,从布局设计的角度思考构图,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画面布局的方向和节奏,也能让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巩固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,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画面表达技巧,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。设计离不开家庭,插画和平面设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。通过整合视野和知识,思考问题,互相表达想法,也是快速提升视野和知识的好方法。

0
显示验证码